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可能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肺部最为多见。那么具体肺结核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据悉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进行传播,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微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微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群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一般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那么发病后肺结核怎么治疗呢?目前临床上优先推荐的仍然是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以下用药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简单理解就是早期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缩短患者的传染期;必须联合用药,制订合理的化疗方案;按时和按量服药,保证机体内相对稳定的血药浓度,最大程度的杀灭结核菌,减少耐药发生;全程也就是坚持完成全疗程治疗。正常情况下只要患者化疗方案合理、药物剂量合适,并坚持做到规则治疗、完成疗程,就可以治愈。
当然如果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考虑中医辅助治疗。中医针对肺结核病不同时期的临床证候特点,以及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遵循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施治原则,合理使用中医药实施干预性治疗,以中医药补其虚对其证,细辨病因,审证论治。只要中医辨证正确,具有显著改善结核中毒症状,抑制结核杆菌,减轻机体变态反应引起的肺部病理性损害,促进病灶吸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