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消瘦等,局部可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现就其主要症状鉴别如下,尤其病因不明时,据症状的判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凡口腔温度在37℃以上至38℃左右,持续在一个月以上者,称为长期低热。在诊断为长期低热时,必须先了解其正常体温,排除生理或功能性因素,并排除高温环境等影响,如在高温车间的纺织女工,高炉炼钢作业的工人,有长期低热者可达10%,长期低热的原因可分为器质性与功能性两大类,现鉴别如下:
一 器质性低热 以感染性低热较多见
(一)结核病 任何部位的结核病,如肺、肠、腹膜、盆腔结核、骨结核等均可引起长期低热。不同部位的结核病,多数会有局部症状,如果无其他症状,而患者血沉增快,结核菌素1:10000稀释度皮内试验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结核抗体检查阳性,找不到其他发热原因时,则有一定参考意义,可考虑采用抗结核诊断性治疗。
(二)肝病 病毒性肝炎是肝病中引起长期低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其次为肝硬化,肝炎中大多数出现在病变迁延期或恢复期,以青年女性为多,常伴有食欲不振、乏力、腹胀及肝区隐痛等症状,而肝功能大多正常。肝病时肝内类固醇代谢障碍,血中非结合还原尿睾酮(原胆烷醇酮)增多,则可引起类固醇热。肝硬化者可有不规则低热、夜盲、浮肿及门脉高压症一系列症状。
(三)结缔组织病 非典型风湿病可引起长期低热,亦多见于女性,常伴有关节痛与心动过速症状。血沉、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可增高。抗风湿治疗效果良好。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病程早期,典型症状出现前可有长期低热。
在器质性低热中,非典型风湿病与结核性风湿病(Poncet 关节炎,又称结核性风湿样关节炎)均有低热与关节酸痛症状,有时较难区别;但结核性风湿病有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心电图检查大多正常,仅少数可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与ST-T段变化,结节性红斑远较风湿病为多,抗结核治疗效果良好。风湿病以青年女性较多,呈游走性关节痛与心动过速症状,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血沉均增高,心电图常见异常,对抗风湿治疗效果良好。
(四)隐性泌尿道感染 本病也可长期低热,尿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或脓细胞提示泌尿道感染,但女性病人如无明显尿路症状,则难于据此作出诊断,应进行24h尿细胞计数与清晨第一次中段尿的培养与细胞计数。如多次尿培养得到同一种细菌,或细菌菌落计数超过10万/ML,能排除尿液细菌污染,则有诊断意义。
(五)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低热。患者以女性为多,常伴有心悸、出汗、手颤抖、易激动、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甲状腺肿大并有杂音。甲状腺功能试验有助于诊断。
(六)慢性病灶 慢性病灶如牙周脓肿、鼻窦炎、前列腺炎、盆腔炎等均可引起长期低热。
(七)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 本病是一种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疾病,病程2~6个月或更长,病因未明,可能与寄生虫(钩虫、蛔虫)和药物(呋喃妥因等)所致的变态反应有关,也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长期低热,咳嗽多粘痰,伴气促和咯血。并有体重减轻、盗汗。周围血酸性粒细胞比例多在20%~70%。有诊断意义。X线胸片显示不呈段或叶性分布的周围片状阴影,常为双侧分布(“肺水肿反转”表现)。糖皮质激素治疗后48小时内症状和X线表现可迅速消失。在同一局部可反复发生,数年后变为纤维化或蜂窝状改变。根据典型病史、病程及X线胸片可作出诊断。但需与其他嗜酸性细胞增多伴肺部病变作鉴别。
(八)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临床上90%以上有肺的改变,其次是皮肤和眼的病变,浅表淋巴结、肝、脾、肾、骨髓、神经系统、心脏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受累。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
结节病的临床表现视其起病的缓急和累及器官的多少而不同。胸内结节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有时有长期发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呼吸系有咳嗽、咳少量痰液偶见少量咯血等症状。诊断标准可归纳为:①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对称肿大,伴或不伴有肺内网格、结节状或片状阴影;②组织学活检证实有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且抗酸染色阴性;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或溶菌酶(SL)活性增高;④血清或BALF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升高;⑤旧结核菌素(OT)或PPD试验阴性或弱阳性;⑥BALF中淋巴细胞>10%,且CD4+/CD8+比值>3;⑦高血钙、高尿钙症;⑧Kveim试验阳性;⑨除外结核病或其他肉芽肿性疾病。
以上九条条件中,①、②、③为主要条件,其他为次要条件。
(九)肿瘤 肿瘤可因坏死而引起长期低热,甚至表现为午后低热。一部分患者也可能由于肿瘤引起的继发感染而发热。抗菌素治疗常无效,应重视患者全身,及肿瘤发生的局部表现,常需细胞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而确诊。临床高度疑为肿瘤,但又缺乏细胞学及组织学证据时,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手术探查并切除治疗,以明确诊断。
(十)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微生物感染心脏内膜面,伴赘生物形成。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病原微生物的65%和25%。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少数由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球菌和流感杆菌所致。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D族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细菌较少见。
临床表现 亚急性者起病隐匿,可有驰张性低热,一般<39℃,午后和晚上高,伴寒战和盗汗。同时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有时有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痛。
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在原有心瓣膜病变或其他心脏病的基础之上,如在这些患者发现周围体征(瘀点、线状出血、Roth点、Osler结节和杵状指)提示本病存在,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十一)Crohn病 Crohn病过去又称肉芽肿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或局限性肠炎,是病因未明的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
本病全身表现较多且较明显,发热为全身表现之一,间歇性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常见。起病大多隐匿、缓渐,从发病至确诊往往需数月至数年。消化系统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瘘管形成及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对青壮年患者有慢性反复发作性右下腹痛与腹泻、腹块或压痛、发热等表现,X线或(和)结肠镜检查发现肠道炎性病变主要在回肠末段与邻近结肠呈节段性分布者,应考虑本病诊断。
(十二)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性疾病。全身症状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活动期常有低度至中度发热。
具有持续性反复发作腹泻和粘液血便、腹痛,伴有(或不伴)低度或中度发热,有合并症可有高热,重症或病情持续活动可出现衰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在排除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肠炎及Crohn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结肠镜检发现:①粘膜上有多发性浅溃疡;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粒装,粘膜血管模糊,质脆易出血,可附有脓血性分泌物;③假息肉形成。X线钡剂灌肠:①多发性浅溃疡;②粘膜粗乱或有颗粒改变;③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肠管缩短,变强,可呈铅管状。上述检查中至少各具1项及粘膜活检所见,可以诊断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表现或典型X线钡剂灌肠检查表现者,也可确诊本病。有典型临床表现或典型既往史而目前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无典型改变,应列为疑诊随访。
(十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表现。
本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年最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起病缓慢,患者可因健康检查或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血象异常或脾大而被确诊。患者约半数有肝大,部分患者胸骨中下段压痛。当白细胞显著增高时可有眼底静脉充血及出血。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疾病早期多在50×109/L以下,晚期增高明显,可达100×109/L。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细胞为主,粒:红比例可增至10~50:1。现在认为P210在慢粒白血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Ph染色体可见于粒、红、单核及巨核细胞中。
根据脾大、血液学改变、Ph染色体阳性可作出诊断。
(十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该病是由于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扩增、蓄积浸润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早期症状可能有乏力疲倦,后期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及贫血症状。
患者多系老年,90%的患者在50岁以上,男性略多于女性。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引起患者注意,以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为主,肿大淋巴结无压痛,较坚实、可移动。CT扫描可发现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因肿大淋巴结压迫可发现胆道或输尿管阻塞症状。50%~70%患者有轻至中度脾大。晚期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紫癜。
结合临床表现,外周血中持续性单克隆性淋巴细胞大于5×109/L,骨髓中小淋巴细胞≥40%,以及根据免疫学表面标志,可以作出诊断和分类。
(十五)淋巴瘤 淋巴瘤与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反应中增殖分化产生的各种免疫细胞有关,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
组织病理学上淋巴瘤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晚期因全身组织器官受到浸润,可见到肝、脾大及各系统受浸润的临床表现,最后成恶病质。
对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应作淋巴结穿刺物涂片、淋巴结印片及病理切片检查。当有皮肤损害可作皮肤活检及印片。如有血细胞减少,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有骨骼病变时,可作骨髓活检和涂片以寻找R-S细胞或淋巴瘤细胞。
二 功能性低热
除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以及在高温环境引起的生理性低热外,功能性低热可分为神经功能性低热与感染后低热。
(一)神经功能性低热 多见于青年女性,长期低热可达数月。有些患者低热有季节性,每出现于夏季。体温在一昼夜内波动幅度小,往往不超过0.5℃,而且口腔、腋窝与直肠温差不大。有的患者口腔温度甚至超过直肠温度,称之为原发性口腔温度增高。不少患者并有神经不稳定表现,如脸面潮红、皮肤划痕征阳性、心动过速,甚至暂时性血压升高等自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神经症色彩。但患者一般情况较好,体重无变化,虽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而不予治疗可自行消退。
(二)感染后低热 急性传染病如伤寒等痊愈后,少数患者仍可低热持续数周。如无其他原因可见,应考虑感染后低热,这可能和体温调节中枢对温度调控功能未恢复有关。